<信報> 意外保險多覆蓋天災傷亡

近日流傳亞洲將發生大地震,引發大海嘯,不但日本會再遭遇堪比311福島大地震的災難,就連香港也會受牽連。此傳言其實源自一本漫畫預言,疊加不少新聞報道,指出有科學家研究南海槽大地震有機會在2030年前爆發,而富士山也會再度噴發等等,令到不少人人心惶惶。
在「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下,不少港人今年7月都取消去日本旅行,日本機票銷情慘淡。網上更有人表示執定「走佬袋」,內裏放有各種求生物品,必要時上山逃難。
筆者有客戶出於好奇,問:「假如香港真的發生地震或海嘯,應該買哪一種保險自保?尤其是現在地震傳聞言之鑿鑿,保險公司又會否承保天災?」
事實上,7月地震只是傳聞,並沒有確實的科學根據,保險公司並不會因為傳聞而拒保。若然閣下真的擔心,不如在未發出災難預警前,及早檢視有沒有買齊足夠保險,假如真的不幸發生天災而有傷亡或損失,自己和家人在財務上也有保障。
天災發生時,大家最關心就是人身安危,親人若然不幸遇難離世或造成永久的身體創傷,不旦傷心欲絕,遇難者如是家庭經濟支柱,更有機會令親人陷入財困。因此,最基本的意外保必不可少。
家居保可自選額外保障
市場上絕大部分意外保都可就天災引起的死亡或受傷而賠償,只得少數產品會將個別天災,如地震納入不保事項,所以投保人士必須看清楚相關條款。而意外保不單止有人壽保障,亦會有殘疾保障。假如在天災中保着性命,但不幸導致身體殘缺,意外保除了有一筆過的賠償外,還可賠償部分的醫療使費。然而,意外保的保障額度未必會很多,若然擔心不夠,可額外再買人壽保險或是醫療保險。
除了人的保障,假如真的發生大海嘯,沖毀家園,不但個人財物全部報廢,甚至有機會摧毀整幢物業,所以大家也要買家居保,當中再細分為個人財物及樓宇結構兩部分,前者只保障家居裏的個人物品、電器、家具,甚至裝修等等,後者則會保物業的牆身、地板、天花、門窗等,有些人會將樓宇結構險說成「火險」,但其實保障不限於火災。
要留意,有些家居保可提供自選額外保障,只需加少許錢便可同時有樓宇結構保障,賠償額則多根據重建價值而定。坊間亦有獨立投保的火險,可以自選保額,坊間銀行按揭一般要求業主同時購買火險,就是這一種,而保額則通常是按揭貸款額,假如物業真的不幸像泰國的政府大樓塌下,火險賠償便可直接用於償還按揭貸款。
旅遊保險愈早買愈好
若然大家打算外遊,又擔心海外遇上天災,便要及早買定旅遊保,可以保障因天災的人身傷亡,又或者要更改或取消旅程而引起的損失,例如已訂了不可退款的酒店,或是在旅遊目的地的預訂交通或博物館入場券等等,都可透過旅遊保索償。但必須留意,旅遊保必須要在天災發生或旅遊警示前已經購買,一旦當地已發出地震或海嘯預警,屆時再買便會成為不保事項,所以旅遊保要愈早買愈好。
有齊上述保險保障,可大大降低突如其來的財務風險。當然,筆者最想還是天下太平,人人都安居樂業,保險派不上用場,就是最好的結果。
作者周榮佳(Wave)從事保險業廿多年,擁有15個專業資格的11本暢銷書作家。現職某大保險公司高級資深區域總監。
(原文刊登於2025年6月21日 信報 <保險解碼> — 《意外保險多覆蓋天災傷亡》)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