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 一人擁多份醫保 索償次序要認清

香港有不少公司都會為員工提供醫療福利,有些連員工家屬都可保,若再加上自己個人購買的醫療保險,變相一人可以擁有多份醫保。
筆者其中一個客戶,就因此擁有三張保單。一張自己個人,一張自己公司,還有一張是丈夫的公司。三張都只是基礎的大房計劃,只是賠償上限有些分別,而三份都有額外醫療保障,即超出賠償上限,保險公司可就超額部分多賠八成。
病房升級留意「打折」條款
這位客戶較早前有需要入院做手術,但卻想升級做半私家病房,她向筆者徵詢意見,這三份醫保,是否足夠可以賠到半私家病房的支出?而三份之中,哪一份應先索償?哪一份最後?
答這個問題前,首先要清楚幾點。第一,很多醫保會就病房升級而賠償「打折」,例如大房轉半私家,有些只賠開支的六成,有些甚至只得四成。而今次客戶三張單之中,只得丈夫公司的醫保,沒有因升級病房而賠償「打折」的條款。
第二,個人醫保會有無索償獎金(NCB),而公司的團體醫療則沒有。以筆者公司的為例,假如連續三年內沒有索償,可享有5%NCB,四年可享10%,五年或以上則可有15%,變相保費有八五折。因此,如個人保單享有大的NCB,一般會放在最後索償,甚至不索償。
第三,有些醫保會有第二索償津貼,假如投保人先索償其他保單,超出餘額再用該醫保索償,便可享有一筆額外的津貼。若保單有此條款,也會放在較後的索償次序。
個人醫保較團體醫療快收錢
最後是賠償速度方面,一般來說,個人醫保賠償會較團體醫療快。然而,若涉及出院免找數的安排,由於住院文件及單據都在保險公司手上,要申請取回需要較長時間,變相會拖慢第二索償進度。
回看筆者客戶的個案,由於該客戶的保單屬於很舊的款式,故沒有第二索償津貼。而她在兩年前也曾索償過,故她的個人醫保也沒有NCB,故此第二及第三點不在考慮範圍。
而她由於想盡快得到賠償關係,又沒有採用出院免找數的安排,故綜合考慮後,結論是先索償個人醫保,然後才到自己公司的醫保,最後才是丈夫的醫保。結果在三份醫保的加持之下,這位客戶也能順利獲保險公司賠足半私家病房的所有開支。
人的需求各有不同,保單條款亦有差異。在面對多份醫療保險的複雜情況時,索償次序應該根據個人情況來獨立考量,以確保有效地運用各項保單權益。明確了解保單條款和個人需求,將有助於制定出最符合個人利益的索償策略。
作者周榮佳(Wave)從事保險業廿多年,擁有15個專業資格的11本暢銷書作家。現職某大保險公司高級資深區域總監。
(原文刊登於2025年8月16日 信報 <保險解碼> — 《一人擁多份醫保 索償次序要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