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5 min read

<信報> 佣金新政下 消費者宜選實力險企

Written by
Full Name
Published on
22 January 2021

保險業監管局推出的佣金新政策,針對具有定期繳費條款的分紅保單,設定首年佣金支付比例的上限,不得超過總佣金的70%,但若佣金的計算包含了客觀的非財務業績指標(例如續保率、客戶回饋等),則可以超出此限制。餘下佣金最少攤分5年,新政將於2026年1月1日生效,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和躉繳分紅保單不在此限。

筆者在上期專欄已分析新政對保單持有人的利弊,今次則聚焦探討其對中介人的影響,尤其指出新政對保險經紀、無牌經紀(俗稱「艇仔」)和中小型經紀公司的影響。

新政對保險代理人的影響相對輕微,因為他們的佣金制度與新政規定相近,早已實踐佣金分攤的概念;預計新政對代理人,尤其是注重長期服務的代理人來說,影響不大。

然而,保險經紀、無牌經紀和中小型經紀公司則面臨巨大挑戰。新政下的佣金調整,可能導致以下幾個問題:

經紀業吸引力降 壓縮生存空間

首先,新政可能降低保險經紀行業對新人的吸引力。由於保險經紀的規模、品牌和配套往往不及保險公司,在新政下,佣金收入減少更可能削弱其對人才的吸引力,使新人更傾向於加入保險公司,而非經紀公司。

以往高額首年佣金吸引了一些短視近利者,但佣金降低後,這類「搵快錢」的人可能會離開,同時也可能阻礙真正有意長期發展的新人入行。建立穩定的客源需要時間和口碑,新人往往需要經歷一段收入不穩定的時期,惟佣金減少可能使新人難以渡過前期,最終選擇離開,造成人才流失。

其次,預計會有更多兼職經紀出現。由於首年佣金下跌,經紀可能需要增加收入來源,在兼顧其他工作的情況下,未必能及時處理客戶事務或深入了解產品,從而損害客戶利益,影響行業專業化。

再者,保險中介行業流失率一向偏高,「高佣金」制度也未能留住人才,過去10年,中介人數一直在7萬至10萬人之間徘徊。保監局認為,新政下,三成佣金至少攤分5年,為了全取佣金,中介人會選擇留任,從而增加留存率,減少「孤兒單」。然而,佣金降低也可能導致部分中介人轉行,最終結果仍有待觀察。

短期陣痛難免 長遠減「孤兒單」

長遠來看,新政或能有助於提升行業服務質素和生態健康,促進行業合規化,但是短期內可能出現陣痛,例如中介離職、機構結業,導致「孤兒單」增加。

因此,消費者應選擇有實力的公司或團隊,降低成為「孤兒單」的風險。同時,專業投資者或通過銀行等認可機構購買保險的消費者,其佣金支付方式可能會有不同的安排。

作者周榮佳(Wave)從事保險業廿多年,擁有15個專業資格的11本暢銷書作家。現職某大保險公司高級資深區域總監。

(原文刊登於2025年9月13日 信報 <保險解碼> — 《佣金新政下 消費者宜選實力險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