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欄
W Channel
Timeline
Contact Wave
<信報> 四大準則挑選保險公司

香港不時有中小型保險公司易手或出售股權等消息,今年初外國媒體報道本港一家保險公司正考慮出售股權等交易選項,可能尋求逾百億美元的估值,用於減輕債務及提升盈利能力。

事緣這家歷史較淺的保險公司早幾年大肆擴充業務,推出不同保險產品之餘,又積極招攬人才,更不惜工本贊助多個大型活動,包括冠名贊助馬會一級大賽、足球盃賽及煙花滙煙等。這保險公司的最高領導擅玩財技眾人皆知,如此大灑金錢不斷贊助活動,其中一個目的無非為上市鋪路。可是,近兩年全球投資市場氣氛逆轉,本港新股市場冷淡,經濟也不似預期,上市如意算盤並未打響。另一方面,高息環境卻加重了公司的財務負擔,結果保險公司要考慮不同套現方案,包括出售股份予其他投資者。據悉,已有其他保險公司表示有初步興趣。

 

投保勿只着眼價錢產品回報

近年網上資訊發達,不少保險客戶投保前都會貨比三家,惟大多着眼於價錢、產品保障度、建議書上的回報數字等方面,卻甚少考慮保險公司背景。筆者多年來看過不少小型保險公司,為搶客無所不用其極,例如會在產品建議書提供超吸引的紅利回報,又或是在醫療或危疾產品上,用較低價錢提供較多保障,甚至放寬核保要求。

舉個例,我有一位客戶患有斜視,年幼時在內地醫院做眼部手術卻失敗,令視力惡化,在投保醫療保險時,保險公司不保眼疾也很正常。但當年有一家小型保險公司,接受了這位客戶的正常核保,眼疾也受保,客戶亦因此選了這家保險公司。然而,這保險公司第二年就賣盤了。另外,亦有保險公司為搶人手,會提出不用對數或底薪不用還的條件,吸引其他保險代理「跳槽」,希望用人海戰術催谷銷售額。採用這些極端的手法,無非想在短期內催谷業績,令賣盤價或上市估值更高,對於公司長遠發展其實無甚幫助。

從客戶角度看,買保險是一世的事,現在有些保單具傳承功能,甚至影響好幾代人,大家應該要選擇一間歷史悠久、信譽良好的保險公司,才是上策。

 

揀歷史久信譽好有往績可尋

雖然保險公司賣盤後,保單仍可運作,香港暫時亦未有保險公司因為賣盤而令保單失效,但公司頻頻易手,內部行政很大機會有變,服務肯定受影響。此外,保險公司的投資團隊是否可靠和投資策略又是否貫徹始終呢?其紅利實現率是否有參考價值?

雖然過往紅利表現未必等於將來,但歷史悠久的保險公司,可提供較長期的紅利數據,有一定參考價值。反而歷史短,甚或那些虛擬的保險公司,只得幾年數據,往績難尋,收支更不平衡。

假如閣下投保的保險公司負債高,信用評級有可能下降,相關公司的保單也會變得不值錢。如閣下想用保單進行融資或向銀行貸款,有機會要付較高的利息,就算保單建議書的回報如何吸引,最後也可能被利息成本蠶食而要倒輸。

所以,一個精明的消費者,不想被人利用,在比較產品時,別忘記考慮保險公司背景,一般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去衡量:

歷史:成立時間,是否經常易手和改名?

信貸評級:財務是否穩健?

公司規模:有否足夠配套支援?

產品合理性:會否有過分吸引的條款?

一個產品無論如何吸引,但如果保險公司上述4項都不達標,投保或只是鏡花水月,保單能否履行也是未知之數。

 

(原文刊登於2024年5月4日 信報 <保險解碼> — 《四大準則挑選保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