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欄
W Channel
Timeline
Contact Wave
<信報> 「積金易」對中介人的影響

強積金由2000年實行至今,目前總資產已累積超過1.1萬億元,可是多年來卻受爭議,除了回報表現成為焦點外,還有就是收費水平。積金局過去多年一直推動減費,平均基金開支比率由2007年的2.1%,下降至目前的1.35%,減幅達36%,惟坊間仍然覺得偏高。

事實上,強積金的收費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投資管理費用,另一就是受託人的行政費用。

投資管理費用包括基金管理人、保管人、保薦人、投資經理、表現費(如有)等等,大家如果在銀行認購基金,這些費用都必定要支付。由於行政費佔強積金收費的比例高,達整體收費超過四成,所以積金局近年便把減費的焦點,轉移至受託人行政費用上。此外,局方亦採取多管齊下的措施推動減費,例如提高收費的透明度、要求受託人制定及向積金局提交減費計劃等。

受託人管理強積金計劃的行政開支包括處理及核實強積金供款、向積金局報告拖欠供款個案及協助追討供款、處理新成員開立賬戶及提取強積金申索等等工作。這些行政開支亦屬計劃成員所支付的行政費一部分。

積金局近年已積極為強積金改革,以推動進一步減費,其中一個就是開發一站式電子中央管理平台:「積金易」。根據積金局資料,該平台構建已接近完成,並於明年第二季起分階段投入服務,2025年全面運作。平台開通後,所有參加強積金計劃的僱主或計劃成員,均可直接在這平台管理強積金。

 

平台可覽個人全部戶口

有些打工仔經常轉職,有多個個人賬戶卻未有整合,以致自己也遺忘了有多少賬戶。以往打工仔要自己或經中介人向積金局入表申請,才可知道自己擁有的賬戶,惟當中買了哪些基金,有多少給餘,就要逐家受託人查詢,費時失事。將來透過「積金易」,大家可以直接看到自己強積金戶口的資料,然後進行整合、轉移部分基金(按目前強積金「半自由行」規則處理),僱主如不慎過期供款要繳交附加費,也可在平台進行,而且24小時全天候運作,毋須長時間等候受託人的客戶服務電話接通,可以說相當理想。

確實,有了這個平台,可以省卻很多行政步驟和成本,又可縮短處理時間,提升營運效率,電子化則可減少紙張損耗,推動環保。

很多人即時聯想到,受託人行政費會否有大幅減價的空間?然而,大家又必須想想,受託人行政費開支之中,其實大部分是涉及員工薪酬,因為很多行政費都是要聘人手處理。「積金易」推出後,後勤部門毋須太多人手,會否出現大幅裁員呢?如果不裁員,也必須把這些員工調職或改變工作內容,提高成員的服務,那又如何減低受託人行政費呢?

目前全港仍然有十多個強積金受託人,雖然較成立初期逾20個為少,但若然受託人都大幅裁員,對香港經濟或多或少都會造成影響。

 

中介人須轉型擴展服務

還有強積金中介人的角色,以往中介人除代表受託人銷售及推廣強積金計劃,還有就是擔當橋樑和教育的角色,包括替客戶開戶填表、處理賬戶整合,講解投資概念,各種強積金條例等等。其實有很多市民至今還是不太熟悉強積金的條例,根本不知道何謂強積金「半自由行」,什麼是個人戶口,有些甚至沒有意識要轉換基金。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個別打工仔原來不知道在「半自由行」之下,每年可以有一次機會把僱員的供款轉換到其他表現好的受託人旗下的基金,相反,往往是中介人主動了解客戶需要後,才會提醒他們有這個權益。如果沒有中介人提醒,他們是不會主動找受託人去辦理強積金半自由行,所以中介人的角色非常重要。

推行「積金易」平台,不僅能降低受託人行政費用,也將使管理強積金賬戶變得更加簡單且易於操作。這無疑是一項進步,但消費者作決定時,收費僅是考慮的一部分,許多人更重視的可能是投資回報與服務質量。因此,當局與受託人在推進新平台、降低收費和精簡結構的同時,也應兼顧各方利益,包括投資回報、服務質量等重要因素。

強積金中介人仍可透過於平台專為第三方(包括中介人或計劃成員的家人等)而設的途徑,協助不熟平台操作的計劃成員,以及為有需要的僱主填報及處理其強積金相關事宜。這可能流失一些熟悉強積金或平台操作的客戶,就好像從前我們都會經旅行社購買機票訂酒店房間,以及透過電話找股票經紀買股票,而今天絕大多數人也是經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DIY。那些沒有轉型的旅行社或股票經紀,最終大部分也倒閉及被淘汰。

所以,強積金中介人一定要充實自己,擴展服務範疇,更專注地向客戶提供有關退休策劃及財富管理的增值服務,否則前車可鑑。

 

(原文刊登於2023年11月11日 信報 <保險解碼> — 《「積金易」提升管理賬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