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欄
W Channel
Timeline
Contact Wave
<iMoney> 互動難替代 可一直在家工作嗎?

自第五波疫情以來,很多公司實施在家工作安排。筆者的保險理財團隊也不例外,這幾個月的早會都移師綫上舉行。很多同事表示歡迎,除了避免集體交差感染外,還可省卻上班交通時間,而最重要的是,我們理財顧問的主戰場,一般在餐廳這類公眾場合,要見客簽單才有收入,上班與同事老闆互動卻與收入無關。因而有人反映,即使疫情回暖,也應繼續在家工作,令同事可活用時間,爭取更多入息。

但幾個月下來,結果卻並非如那些同事所言,除了新同事的留存率降低外,筆者發現自5月開始,整體各方面KPI也有下滑趨勢。在苦思原因之際,剛巧被我看到一本翻譯書《無型資產》,當中有一個真人真事例子給了我答案。

嬰兒的實驗

二十世紀初,歐洲也像如今般蔓延疫情(當然不是新冠)。當時為了防止病毒擴散,有些孤兒院推行「零接觸」政策。孤兒院的護士在嬰兒床之間掛起已消毒的布,彼此看不到對方。而除餵奶、清潔和更換衣物這些必要的接觸外,醫護人員也盡量不接觸嬰兒,避免他們受感染。

在這高度保護下,這些嬰兒的健康竟然不但沒有維持在一個良好水平,反而他們吃得較「零接觸」前少,精神狀態也較以前差。有些孤兒院的死亡率更高達75%,當中有一間更全部嬰兒不幸離世,這比起很多暴露在疫情下的孤兒院死亡率高得多,令很多衞生官員、醫生和學者們不明所以。

直至上世紀40年代,有一位精神科醫生找了兩批嬰兒做實驗。第一組養在孤兒院,另一組養在女子監獄。孤兒院組的嬰兒獨自睡在嬰兒床上,由一名專業護士照顧7個嬰兒。而監獄組的嬰兒則住在育嬰室中,每天由罪犯的親生母親照顧,也如常跟其他嬰兒和工作人員接觸。如是者一年後,讀者們猜猜那一組嬰兒的成長較好?

互動難替代

該精神科醫生在1年後,比較兩組的情況,他發現孤兒院組在各方面都嚴重落後監獄組。兩年後,37% 孤兒院組的嬰兒去世,反而監獄組的全數健在。到第三年,監獄組的嬰兒與正常家庭的孩子沒有分別。反而孤兒院組的26個孩子中,只有2個會走路,而且只能講數個簡單詞語。很明顯孤兒院組的嬰兒普遍出現生長遲緩的問題。

醫生的結論是:嬰兒不單要一個衞生安全的環境,更需要肢體和社交互動,才能健全成長。其實不單是嬰兒,成年人也需要互動。科技或許解決很多問題,知識及資訊也可透過綫上會議傳遞,但人始終是群體動物,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和互動不可被替代,實體上班集氣仍是必須。

(原文刊登於2022年6月6日 iMoney <一時佳話>互動難替代 可一直在家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