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欄
W Channel
Timeline
Contact Wave
<信報> 保單移植前留意隱藏盲點

最近有客戶向筆者查詢什麼是「保單移植」,因為有人向他聲稱可以把現有的保單,不論生效年期多久,都可利益不變,轉保至另一間保險公司。例如10年前投保的人壽保單,在保單移植下,新保險公司繕發日期可以追溯回10年前,無論保額、保費,甚至保單內的價值都跟舊單一樣。他覺得很不可思議,故問筆者是否真有其事。

其實保單移植並非新鮮事,筆者在上世紀末入行時已經存在。保險公司為搶佔市場份額,唯有在大型保險公司挖角,向一些具經驗的保險代理招手,也連同他背後的客戶群一併收購。但站在保險代理立場,那個年代產品不及現在多元化,客戶的保險意識亦不強,舊客加單有一定難度,因此有保險公司推出保單移植,方便代理把客戶舊保單「移植」至新公司。

移植的基本原理是,客戶在舊保險公司退保後,在新的保險公司找一個近似的保險計劃,把退保得來的資金全部投放在新計劃中,而新保單繕發日期、保額及未來供款都與舊保單相同或相近。

不過保單移植並非所有保單都適用,像消費型的保險如住院和危疾,由於投保後保費也會隨年歲增加,只要健康狀況相同,十年前買跟現在買,保費沒有分別。而意外保險只要沒有轉危險工作,保費基本上是不會增加的,故也無需移植保單。至於短期的儲蓄型保險,在供款屆滿一段時間後已可全數提取資金,亦無移植需要。真正有需要保單移植,是那些可保到100歲,甚至終身帶有儲蓄性質的人壽保險,因為這類保單如果中斷,會損失未來潛在回報。

由於保單移植比一般普通新單的成本高,過去保單移植只限保險代理轉公司時才有提供,一般街客不能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

 

萬用壽險成本隨年齡遞增

不過,近年有小型保險公司就利用萬用壽險,推出變種的保單移植,不用等保險代理轉會,普通客戶也可向保險公司申請。萬用壽險的特點是較靈活,其運作原理是客戶付出保費後,保險公司扣除了保險公司成本後,剩餘的錢會放在收息戶口內,一般首年會有最低保證利息,之後利率會浮動,資金會在戶口內複利滾存。除了定期保費外,亦接受客戶額外不定期供款,收取更多利息,保險公司每月會在戶口內提取行政費及保單費用。若然投保人離世,保險公司便會直接賠出保額及戶口價值予受益人,投保人在生時可隨時在戶口提款,個別保單或會有贖回費用。

正因為萬用壽險的特性,有中介人把客戶舊計劃的退保資金以額外不定期供款方式注入新保單中,扣除費用後便可馬上放在收息戶口積存生息,投保首年已有現金價值。表面上,客戶看似沒有損失,但其實當中也有盲點,很多中介人避重就輕沒有說出來。

首先,萬用壽險的每月保單費用是會隨年紀而增加,客戶「轉保」後,保單成本是用今天的歲數去計算,而非用舊保單的繕發歲數,實際成本有所增加,所以紅利回報有機會出現天差地別的情況。

萬用壽險與傳統壽險是兩類產品,筆者不敢斷言那種產品較好,始終百貨應百客,最重要是客戶投保前知否買了什麼,是否切合所需。若貿然轉保,最後發現得不償失,甚至打亂人生計劃,又是否值得?所以轉保前應該三思!

 

(原文刊登於2023年4月29日 信報 <保險解碼>保單移植前留意隱藏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