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欄
W Channel
Timeline
Contact Wave
<信報> 內地客新單保費暴增15倍的深層原因

中港兩地通關後,內地抵港客戶(Mainland China Visitor, MCV)保險市場亦出現了報復式反彈,3月尾有本港金融集團預計,MCV新保單保費更將暴增15倍!上次本欄亦帶出3個原因導致這一波MCV「井噴」,分別是內地保險公司調低了保單回報率、人民幣滙率下跌、內地中高端客戶更着重環球資產配置。但嚴格來說,這些都是「果」,背後還有其他種種的「因」,今次再為大家深入探討。

新冠疫情嚴重打擊全球經濟,內地經過3年的嚴控封城,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僅升3%,遠低於官方目標的5.5%,亦是40年來最慢增長,其中第二季增長更只得0.4%。雖然中央政府已經在今年初全面撤銷防疫政策,社會逐步復常,惟很多人仍然對經濟前景未有信心,原因也來自多方面。

首先,過去半年中央雖然不斷推出政策救市,但全球經濟放緩,內地復甦速度仍然是疑問,就像剛公布的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由2月近11年高位回落至51.9,按月下跌0.7個百分點;加上2月通脹率跌至1%,屬1年新低,亦低於1月的2.1%,令人擔心經濟復甦進度。

此外,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美國用不同方法打擊中國。2018年兩國爆發貿易戰,內地出口往美國的產品要大加關稅,之後美方又針對中資科技企業發展實施不同限制,近年台海局勢更惹來兩地開戰的揣測。這些都令內地市民擔心,若然地緣關係惡化,美國可能還有更多措施制裁中國,甚至爆發戰爭,都大大影響內地經濟,甚至人民幣滙率走勢。

人民幣過去一年已下跌不少,因歐美在高通脹之下不斷加息,外幣走強,相反內地則減息兼降存款準備金率等放寬措施,兩地貨幣政策背道而馳,人民幣有進一步貶值危機,市民早已擔心財富會大縮水。


需求釋放引發「井噴」現象

還有,以往很多內地人很喜歡買樓投資,但房地產泡沫爆破後,目前未見起色,市民對買樓仍存戒心,A股又長期表現一般,如未來經濟不景氣更有跌市危機,資金想找安全的出路,唯有向有保證現金價值的儲蓄保險入手。

然而,內地保險公司可以投資的資產始終不及香港多元化,所以回報率一向較香港低。加上內地經濟亦影響保險公司盈利,像龍頭中國人壽(02628)及中國平安(02318),去年便分別少賺37%及17.6%,主因是保費收入及投資表現都不太理想,保險公司為保持資金充足,調低保單回報率以保留實力也無可厚非。

反觀香港保單投資於國際市場,回報可觀且大多是美元計價,近年更有多元貨幣選擇,可分散貨幣風險,令不少內地人民選擇買香港保險。

上述都是從經濟層面角度分析,一些內地高資產人士還會考慮到政策層面。例如過去3年雷厲風行的封城政策,其實嚇怕不少人,導致移民意欲大增。人要走,錢當然也要走,就算人未走,錢可能已率先調動到海外。

另一方面,內地積極推動人民幣數碼化,已先後啟動三輪數碼人民幣試點。又有報道指出,金稅四期系統於去年底實施,系統將對個人及企業的稅務及「非稅」業務實施全方位監察,這些政策變相令到資產透明化,財富無所遁形,還未提討論多年的遺產稅設立。當然筆者反對違法和逃稅等行為,但每個人也不想自己的財產赤裸裸地暴露於人前,尤其是高資產值人士,而儲蓄保險初期現金價值不高,正正就可以做到隱藏資產效果。

上述種種原因,內地着實有不少資金想買香港保險,直至通關後,抑壓已久的需求一下子釋放出來,才會造成首季的井噴現象。由於經濟形勢非一時三刻可以扭轉,筆者相信今年餘下時間,MCV市場仍然會高速增長。

(原文刊登於2023年4月15日 信報<保險解碼>內地客新單保費暴增15倍的深層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