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欄
W Channel
Timeline
Contact Wave
<信報> 保費融資不應全面否定

自2008年起,香港經歷14年的低息周期,直至2022年,隨着美國通脹情況升溫,利率趨升,香港也正式踏入加息周期。由於過往借貸成本低,不少人透過槓桿投資,以較低成本獲取較高的利潤。其中更有以貸款獲得資金購買保險理財產品,即所謂「保費融資」。最近某保險網媒發文全面否定保費融資做法。究竟在此時勢,保費融資是否仍值得做?若真要做,又需要注意什麼?

原理運作與樓按相近

在回答上述兩個問題前,先跟讀者「科普」一下保費融資的原理及運作。其實這並非新鮮事物,只是以往參與的都是專業投資者,大多數更屬私人銀行客戶。近年,保費融資大行其道,不少零售銀行也可提供,所以參與的客戶增多。保單融資較適合中長線操作,普遍10年或更長,直至保單退保或受保人身故即告完結。

市場上能夠提供融資的保險主要分為兩類:萬用壽險及傳統分紅壽險。有別於其他每年供款的保單,這些保單都是一次性繳付的,所以首天退保發還金額可以高達原有保費的80%以上,銀行就是以這個基礎向客戶提供融資。在現實的運作中,客戶只需要支付總保費的20%至30%作為首期,餘額便由銀行提供貸款支付給保險公司以購買保單,當然,客戶需要支付貸款利息。

心水清的讀者可能發現與樓宇按揭的概念相近,其中一個不同的地方是樓宇按揭是息本齊還,但是保費融資只是還息不還本。

客戶除了可透過保費融資以較低成本獲得資金,賺取保單的較大回報,賺取息差外,更多客戶會用來購買大額人壽保險,以達致保障家庭或財富傳承的作用。

以下分享一宗真實個案:一個30出頭的企業家,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子女年幼,必須購買大額人壽保障以備不時之需。假設購買保費100萬美元的保單,若果投保人不幸身故,指定受益人便可以立即保證獲得600萬美元的人壽保險賠償金。客戶選擇採用保費融資只需要付出30萬美元的首期保費,餘下70萬美元由銀行貸出。以利率4.17厘計算,客戶只需每年向銀行支付約2.9萬美元的利息,省下的部分便可投放到其他投資項目或生意上。這既能為家庭做好防護網,也能保全資金的靈活性。

靈活控制成本支出

雖然保單融資的確有可取之處,但面對利率趨升,筆者建議可以利用以下方法控制融資成本。

一、選擇設有利率封頂的融資方案

市場上大多數零售銀行使用的是與同業拆息掛鈎的計劃或最優惠利率減固定計算貸款利息,以較低者為準。由於同業拆息對市場的敏感度較高,所以較波動;相反,最優惠利率更能反映長時間的利率變化,所以波動性較少。以2022年11月16日香港一家銀行提供的保費融資利率作例子,使用與同業拆息掛鈎方法計算的利息是4.747厘,相對最優惠利率計劃的3.425厘為高,可見利率封頂方案的優勢。

二、靈活管理貸款額

現在銀行提供的貸款方式分為兩大類型,包括固定貸款金額,以及貸款額度(Credit Line)。顧名思義,前者的客戶獲銀行固定貸款金額,期內貸款額不得減少。在現今利率比較波動的情況下,筆者認為貸款額度類型比較可取,因為可以自由靈活調節貸款金額,假若利率處於較高水平,客戶可償還部分,甚至所有貸款,完全不需要支付任何利息。

三、外幣互換交易(SWAP)

雖然香港和美國的利息趨升,但是環球多國加息步伐並不一致。除了使用港元或美元作融資,也可以考慮其他貨幣,例如現時日圓的借貸成本為年息1.03厘,瑞士法郎年息為1.5厘。除了利率較低,若果遇上借貸貨幣貶值,客戶美元貸款總額亦隨即減少。不過,這類型的操作多數是由私人銀行提供,當選擇SWAP的時候更應小心考慮滙率風險。

總括來說,保費融資不單可以提高保單的投資回報,配合高保障性產品,更能夠幫助客戶瞻前顧後,又不失資金的靈活性。

盲目否定保費融資的人等於反對市民按揭買樓一樣,需知道按揭普遍長達二三十年,期間不知經歷多少個加減息周期,難道一加息便賣樓取消按揭嗎?更何況保單的保證現金價值只升不跌,絕不會出現負資產,雖然潛在回報未必及房地產高,但從這方面看,保單比房地產更穩陣。

然而,金融市場風雲變幻,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該先向專業的理財顧問徵詢意見,再計算風險,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原文刊登於2022年11月19日 信報<保險解碼>保費融資不應全面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