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欄
W Channel
Timeline
Contact Wave
<信報>主動申報新冠確診利多於弊

新冠肺炎疫情又再升溫,執筆之時單日確診數字再度突破10000宗,暫未有見頂之勢。政府再收緊防疫措施,包括實施「紅碼」及「黃碼」制度,最新是多於8人的飯局,即使分枱坐都屬宴會,需要做快測證明才可入座等等,政府亦將疫苗通行證範圍擴大到5至11歲小朋友。

今次疫情來勢洶洶,筆者自己也不知這是第五波反彈還是第六波疫情,但個人感覺確診數字肯定遠高於官方數字,皆因身邊朋友及團隊中,每星期總有一兩人「中招」,密切接觸者就更多,這比起3月香港每日有數萬人確診時更甚。

據筆者所知,有部分人快測確診後,選擇不向政府申報,原因有三。第一,病情輕微者根本毋須入院或無人理,結果都是在家吃藥自行痊癒,既然治療方法一樣,為何多此一舉要申報?第二,有些人不想被送入方艙醫院隔離,擔心那裏設施差,食物難吃,寧願舒舒服服在家自我隔離而不申報。第三,有些人的居所較大,可以與家人分房而睡,甚至有些是獨居人士,覺得居家隔離並不影響他人,不申報也無所謂。

快測結果不能盡信

姑勿論是何種原因,筆者認為在這非常時期之下,如果快測確診,應主動向衞生署申報會較好。

首先,快測棒結果不能盡信。筆者有一位同事,其家人確診後3天自行做快測,當時已連續兩天回復一條線的「陰性」結果,由於他有急事要返內地辦理,翌日再去做核酸檢測,豈料結果呈陽性。這可能是同事的快測包有問題,或是檢測過程錯誤也說不定。事件說明單靠快測棒去斷定是否確診,是相當危險的事,確診者有機會誤以為自己痊癒上街,而將病毒帶入社區。所以讓政府覆檢結果,才是穩陣做法。

第二,現時疫苗通行症要求大家打齊三針,但如果大家確診,有衞生署的確診紀錄,就可以打少一針。事實上,疫苗對人體有什麼反應或副作用,相信專家也在不斷觀察。有少數人打N針已出現一些副作用,如果打得過多,會否有害?這是未知之數。假如大家確診後申報,便可名正言順打少一針,降低自身風險。

有官方證明才可索償

第三,是關於保險索償。現在很多保險公司有新冠病毒保障,本欄曾經於2月撰寫的〈染新冠住臨時醫院 現金計劃可索償〉提及過,如確診者入院,有機會獲住院現金賠償。雖然俗稱方艙醫院的社區治療設施不屬於醫院,但很多保險公司都採取特別安排,入住指定社區治療設施仍可索償。

據一家保險公司文件顯示,指定的社區治療設施已包括亞博館、北大嶼山醫院、竹篙灣、青衣、新田、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粉嶺、洪水橋、元朗,以及最新於8月19日投入服務的啟德,覆蓋範圍甚廣。

索償文件中,除了必須要填的保險公司理賠表格、申報入住隔離設施資料外,還要有醫療機構或衞生防護中心發出的新冠肺炎確診證明,以及入住醫院或社區治療設施的證明,包括醫生紙、醫管局推薦信或終止隔離令等等。所以大家確診後不向政府申報,反而選擇居家自我隔離,沒有官方紀錄證明,便無法向保險公司提出索償。由此可見,確診後主動申報,好處其實比壞處多,雖然手續上會較麻煩,但在抗疫大前提下,大家應該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盡公民責任主動向政府申報。

(原文刊登於2022年9月10日 信報<保險解碼>主動申報新冠確診利多於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