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欄
W Channel
Timeline
Contact Wave
<信報> 提早暑假 宜為子女買意外險

香港疫情告急,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再公布一系列抗疫政策,其中一項是提早放暑假,一來減少小朋友互相傳染風險,二來可能騰空學校方便做全民檢測。雖然有關措施會為家長帶來不便,因為要突然找人手照顧在家小朋友,但在這疫情非常時期,也屬無可奈何。由於很多小朋友尚未接種新冠疫苗,家長多數都不會讓小朋友外出,小朋友長時間留在家中,精力無處發洩,便會容易發生意外。

門診跌打大多獲賠

事實上,新聞亦不時看到小朋友家居意外的報道,例如在2020年台灣女星隋棠的小兒子在家爬出圍欄,跌斷鎖骨。2018年在香港,一名14歲大男孩在家跌傷頭部,送院時情況危殆;同年一名4歲印裔男童在家爬出窗外水管玩耍,失足跌至重傷。

新聞報道一般都屬較嚴重的意外,沒有被報道的意外其實更多。例如小朋友不小心被熱水燙傷,或是打爛杯碗時被玻璃割傷,被門縫夾傷手指、在床上跌到地上撞至身體瘀傷,甚至跑跳時扭傷關節等等,這些小意外一般不用留院,只需去看門診,或是去看跌打便可。

不少人以為這些小病小痛,看醫生費用只是一千數百元,保險不會賠,但其實如果大家有買意外保險,只要是遭受意外受傷,普通門診及跌打費都有機會獲賠。

意外保險一般分為意外身故、意外傷殘、斷肢燒傷,以及意外醫療等。意外身故顧名思義,就是因為意外死亡,便可以基於保額獲得一次性的賠償。例如所購買的保額是200萬元,保險公司便直接賠償200萬元。

若然發生意外後,身體因此有永久性殘疾,例如失去視力,身體出現嚴重燒傷,或是斷肢等情況,保險公司便會按殘疾的嚴重程度作賠償。例如一隻眼或雙眼喪失視力,賠保額便分別為50%和100%,喪失手指一節及全隻賠償亦會有所不同。

自殘割傷不受保障

至於意外醫療亦有分為實報實銷的醫療支出,以及住院的津貼保障。醫療支出就是醫生門診費用,有些意外計劃也會包括物理治療、脊椎治療、針灸、中醫及跌打等,惟要留意每宗意外都有賠償上限。

如果要入院治療,醫療費亦可以實報實銷,但有些計劃賠償會像住院現金般,按住院天數計算賠償,同樣有上限。

要留意一點,所有賠償大前提是要基於意外,即是因外來事件引起的,而且是突發、不可預知的事件,例如打爛玻璃被割傷,這無疑是意外,但若有人企圖自殘割傷自己就不屬於意外。另外,因疾病而衍生的醫療費,意外保險也不能索償。

現時有些專門針對小朋友推出的意外保,保費比成人計劃更便宜。最平一年數百元,花少少錢便可為小朋友買一個保障,將意外醫療費轉嫁給保險公司,何樂而不為?

(原文刊登於2022年3月5日 信報<保險解碼>提早暑假 宜為子女買意外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