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欄
W Channel
Timeline
Contact Wave
<信報> 保單豁免綜援資產審查效用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經濟,不少公司裁員省成本,令本港失業率顯著上升。根據政府的數據顯示,由去年11月至今年10月底,領取失業綜援個案增加55%。

為助失業人士渡過艱難時刻,《施政報告》宣布放寬申請綜援門檻,今年6月至明年5月底止,把申領資格的資產上限暫時上調一倍,例如健全單身的成人資產限額,將由3.3萬元倍增至6.6萬元。另外,身體健全的綜援申請人,其所有保險計劃現金價值將會獲豁免計算為資產,預料最快明年第二季開始實行,為期一年。

事實上,今次失業重災區是飲食、酒店、旅遊、運輸、零售等行業,聽到有不少領隊、司機、售貨員等要停薪留職。經濟好景時,這些人士的收入不俗,有不少也會買人壽、危疾或儲蓄保險,一來可以保障自己及家人,二來亦可以儲錢。可惜很多人今年持續沒有工作,手停口停,積蓄用光後便要申請綜援度日。

退保應急或招損失

以往社署會把有保單的現金價值計入綜援的資產審查,如果失業人士擁有的保單已買了一段長時間,例如10年,當中累積的現金價值有可能超過綜援資產限額,因而未合資格申請綜援。若然要救急或申請綜援而退保套現,一來會馬上失去保障,二來有機會蝕掉部分本金,三來保單是愈長年期,紅利增長就愈高,中途退保便等於放棄了紅利收成機會,那種心情就如花了不少心機種蘋果樹,在將要結果之際便要忍痛斬掉一樣。有些人如果有病歷,貿然退保,他日亦未必可以再買。所以《施政報告》今次提出的豁免保單現金價值措施,正可幫助這一類有保單的失業人士。

然而,這個措施只豁免一年未免太短,始終保險並非一般投資,不能隨便賣出買入。若然一年過後疫情仍在,或是有其他經濟衝擊,失業人士依舊找不到工作,最終要被迫面對退保的難處。

對於一些未買但有需要買人壽或危疾保障的人,他們也會考慮到一年後未必會找到工作,屆時又因為有保單在身不能申請綜援,於是會猶豫現階段是否要買保單。假如在這考慮期間不幸患病或遇上意外,便白白錯過了買保障的時機。

考慮轉為恒常措施

事實上,由二十年前開始,政府便大力鼓吹市民買保險和作退休安排,我認為今次大可效法「扣稅三寶」,即合資格延期年金、自願醫保及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將措施轉為恒常做法。若想避免市民轉移資產至保單現金價值內,可設一個保單現金價值資產上限,例如當現金價值超過10萬元後,多出的部分便不能豁免審查。

或者這些根本不用交稅的基層市民購買扣稅三寶的保費可豁免入息審查,相信這樣除可幫到基層人士,更可鼓勵他們購買必要的保險,把公營醫療的壓力轉移至私營醫療和保險公司。

還有一點,就是不同保單對現金價值的定義有所不同,例如俗稱「基金單」的投資相連保單、萬用壽險,以及一般的儲蓄保險,當中現金價值也略有不同,為防有爭議,政府應該要進一步說清楚,究竟哪一類的現金價值可獲豁免,如此才可讓市民作好理財部署。

(原文刊登於2020年11月28日 信報<保險解碼>保單豁免綜援資產審查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