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欄
W Channel
Timeline
Contact Wave
<信報> 英國人最愛失業保險

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經濟活動停頓,不少國家失業率急升。近日有英國調查顯示,當地人對入息保障保險的需求超越醫療保險,成為打工仔最想享有的員工福利。

這裏所指的入息保障,別以為是住院入息、傷殘入息保障那一類,而是失業保險那一種。有點像內地的社保基金,會由僱主、僱員或雙方一同供款,一旦僱員在非自願離職或非因失職而被解僱的情況下失業,便可得到失業保險金,像英國失業保險金水平每星期約700多港元,美國每星期約1800至6100元港元,視乎不同州份而定,加拿大最高更可拿到每星期約3300港元。像今次突如其來的疫症,便有不少人靠這種失業保險渡過今次難關。

香港暫未有類似制度

在香港暫時未有這種失業保險制度,如果僱員不幸被裁,最多只能獲得公司的遣散費,有時甚至要用僱主部分的強積金作為對沖。

那麼香港保險市場有沒有類似的入息保障保險?有是有的,但保障範圍主要是因生病或意外導致暫時喪失工作能力而引起的失業,保險公司便會賠償投保人每月入息的某個百分比,例如50%或75%。不過如果因公司裁員而失業,便不在保障範圍內。

另外,這類入息保障通常設有等候期及保障期,等候期是投保人生病後不能工作,並非馬上得到入息賠償,而是要在等候期結束後才能領取,等候期一般由30日至365日不等。保障期則是失業後,最長可領取入息賠償的期限,例如領取1年、5年、10年,甚至到65歲也可。

當然,領取年期愈長,等候期愈短,領取賠償入息愈高,保費亦會愈貴。另外,投保人的年齡、收入水平也會影響保費的多少。

近年有些計劃也包括世衞定性的大流行傳染病,例如染病後在深切治療部留醫三天,便可得到一筆過賠償。由於每間公司的保障細節都不同,詳細情況還是詢問相關的保險顧問為準。

港人喜歡一筆過賠償

總括而言,入息保障在香港並不算流行,目前也只有數家保險公司有推出,主要原因是香港人較愛一筆過賠償,形式就像意外、危疾保險般,只要遞交足夠的文件便能領取賠償。

相反,入息保因為像領取年金般持續領取一段時間,一來領取的金額數目較小;二來又要不時向保險公司遞交新的醫療文件,證明自己沒有工作能力,手續較為繁複,亦較易出現賠償爭拗;三來保費性價比不高,大家可能覺得未必划算。

其實財務規劃之路很多,入息保障只是其中一種,假如大家有做好其他保障,例如有齊危疾、醫療、儲蓄、意外等保險,保額足夠的話,一旦遇上疾病或意外,應該可以渡過財務難關,入息保障只是錦上添花。

(原文刊登於2020年9月19日 信報<保險解碼>《英國人最愛失業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