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欄
W Channel
Timeline
Contact Wave
<信報>私募基金是有錢人遊戲

香港人對基金並不陌生,因為很多產品都與基金相關,例如強積金或投資相連保單,資金都是投資在不同的基金。有些人則會向銀行購買基金,這些公開發售、向公眾募集款項的基金都稱為公募基金。但若有一天,有人向你銷售私募基金時,那恭喜你,因為你應該算是高淨值人士,而且有一定投資經驗,才可以成為私募基金的銷售對象。

監管較鬆 投資靈活

所謂私募基金,即是非公開發售的基金,只能私下向特定投資者募集資金。而私募基金投資門檻頗高,必須擁有專業投資者(professional investor)資格,入場金額最少100萬美元,有些基金更設有資金鎖定年期,例如5至7年才可以離場,所以坊間亦稱私募基金為「有錢佬遊戲」。

很多人都奇怪,為何私募基金要設如此高的入場門檻,銷售渠道又為何要如此神秘?這主要因為私募基金並非公開募集資金,政府監管較公募基金寬鬆,投資的渠道及項目會較多及靈活。例如基金可投資在非上市公司的股權,或為私有化計劃提供資金。坊間的天使投資基金、創投基金、槓桿併購基金、夾層融資等都屬於私募基金的類別。

公募基金因為要保障普羅投資者的利益,故監管會較嚴謹,例如成立資本較私募基金高,投資策略亦較保守,很多時只准投資於股票及債券,不能投資非上司公司股權、房地產等。正因為風險較低,回報亦往往不及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在金融市場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它可以為有潛質的初創企業提供資金,發展出新產品及科技造福社會,亦有助政府發展新產業或創造就業機會。惟初創企業或新科技的早期投資回報十分低,往往要等到研發成功後,利潤才會有爆炸式增長。

風險高 不適合散戶

正因為投資年期長,而且回報亦非保證,所以基金對象並非普羅大眾,而是想重點吸納高端、專業投資者。一來這些投資者資金實力雄厚,能承受風險較高;二來若投資者太短視,在獲利一兩成後套現離場,會影響基金的投資策略,甚或會令整個投資項目流產,設定較高的投資門檻正可減少投機者參與。

另外,私募基金投資策略較靈活,市面上亦有一些專門投資另類金融資產的私募基金,包括投資於衍生工具、沽空和槓桿等,回報甚豐厚。但眾所周知,槓桿愈高,風險愈大,有時更需要加注,而且這類基金流通性低,幾乎沒有二手市場,所以風險亦極大,故只適合專業投資者。

 

(原文刊登於2018年8月25日 信報<保險解碼>私募基金是有錢人遊戲》)